“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陈曦用这句话诠释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这位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ASU)心理学硕士在读生,用行动证明:年龄从来不是追求梦想的障碍。
访谈中,陈曦特别提到那部改变他人生轨迹的电影《白日梦想家》。“人生没有什么不能做,最大的障碍是自己。”这句电影中的感悟,成为他的人生信条。2016年,受电影启发,他毅然踏上了南极之旅,这次冒险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突破自我的重要性。
这种勇于尝试的精神,也延续到了他的学习选择上。
在人生旅途中,有人按部就班,有人却勇于突破边界。2001年毕业至今,陈曦的职业生涯堪称丰富多彩。从IBM、SAP等国际巨头到初创企业,从香港、欧美市场到中国大陆,他积累了跨文化、跨领域的丰富经验。
“我过去基本上都是从事销售与市场管理工作。带过的团队有大有小,也见过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陈曦这样总结自己的职场历程。
在长期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陈曦发现自己对“识人”有着特殊的天赋和兴趣。“我一直以来对人的把握特别有心得,或者说有点天赋。”他能够敏锐地洞察客户和团队成员的心理状态,但这种能力更多源于经验而非系统知识。“我们过去可能都是靠一些自己的经验而已,没有太多科班的理论知识支撑,纯粹就是靠’三脚猫功夫’。”
正是这种对“识人”艺术的痴迷与对理论知识的渴求,埋下了陈曦转向心理学研究的种子。他渴望将自己零散的经验转化为系统的认知,用科学理论验证自己多年的职场直觉。
在2023年的某个夜晚,属于他的二十五号底片出现了。
陈曦回忆道,当时正值儿子高中阶段,在讨论未来专业方向时,儿子意外表达了对心理学的兴趣。“这么巧,我其实也有这个想法。”
这次对话成为陈曦的转折点。“我想让他知道,人的年龄与追求学问没有绝对关联。”陈曦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儿子展示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作为父亲,他也想先行探索心理学领域,帮儿子“趟趟水”。
更深层的原因是,这次对话触动了他潜藏已久的求学渴望。“我之前的潜意识里其实一直倾向于做这个决定,只是缺少一个契机。”
2024年初,陈曦正式开始了ASU心理学硕士的课程。这个决定背后是他对正规学术训练的追求。“当时市面上有很多短期培训班,但我想要的是科班课程。”在比较多个选项后,ASU中文授课、系统的课程设置和正规大学背景最终打动了他。
对一位经常出差的高管来说,重返校园并非易事。陈曦坦言最初最担心的是时间问题:“我的工作突发情况很多,很担心能否坚持下来。”然而实际学习过程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试过连续三个晚上一结束工作就回酒店学习,简单对付晚餐后就开始听课、记笔记。”这种高强度学习反而让他的生活更加规律。“以前生活作息比较乱,开始上课后反而变得更加自律。”陈曦发现,线上学习的灵活性完美适应了他不固定的工作时间表。“这门课反而更好地迁就了我的工作节奏。”
学习方式上,美式教育体系给他带来了全新体验。“虽然足不出户,但完全按照美国研究生教育体系设置。”大量阅读、文献研究、与教授交流等方式,拓展了他的学术视野和思维方式。“会让你整个人的眼界打开很多。”陈曦说道。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陈曦认识到销售人员仅依靠产品知识和传统销售技巧已难以取得显著优势。以前,他使用公司提供的销售管理工具与大客户沟通,分析客户的组织架构、人际关系以及价值观等。学习心理学后,他发现这些工具背后藏着很多心理学原理。
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科学,为销售领域提供了新视角、新方法。他说道,信任是销售关系的核心。比如通过心理学的“镜像效应”——适度模仿客户的肢体语言和语调,可以无形中建立融洽关系。
在团队管理方面,陈曦也巧妙地运用着心理学知识。“我很open地告诉团队成员我正在学心理学,有时候会拿他们练练手。”他笑着说。
“自我效能感”是他最常运用的概念之一。陈曦会帮助团队成员找到适合自己能力特点的工作,让他们获得成就感和“心流”体验。“当你发现员工在某个岗位上找到自我效能感后,他的工作成果可能是原来的三到五倍。”
《发展心理学》这门课则帮助他更好地理解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思维方式。“40岁的人很难理解70岁老人的想法,同样也会误解小孩子的行为。”这种跨代际的理解能力,不仅改善了他的管理方式,也促进了他与家人的沟通。
“以前很多想不明白的现象,在ASU都有了答案。”他说道。
陈曦的学习之旅并未止步于线上课程。他即将参加ASU的“心理学1+1”项目,赴美进行线下学习。“我从来没在美国读过书,这是圆自己20多年来的梦。”对于47岁的他来说,这个决定需要勇气,但更像是一种必然。
“人生时间并不长,我们能够行动自如的时间可能只有70年左右。”
陈曦觉得,年龄不应该成为学习的阻碍,终身学习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给后代树立一个好榜样,让他的孩子明白,不管在人生的哪个阶段,都要勇敢地追求知识,不断提升自己。
对于未来,陈曦保持开放态度:“我可能会继续深造读博,也可能尝试教学工作,或者是将心理学与管理实践更深度结合。学历好了,最大的收益是可选项多了很多。”他计划利用OPT(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机会在美国积累经验,“毕竟没有在美国工作过,也是一种人生缺憾”。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陈曦用他的选择告诉我们:人生永远充满可能,只要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探索的勇气,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
正如他所言:“人生是旷野”,而心理学研究,正是他在这片旷野上开辟的新路径。
关闭